内存和SSD的“原厂颗粒”是什么?
关注内存和SSD的玩家一定对“原厂颗粒”这个词不陌生。不管是商家的产品宣传,还是玩家的口碑,原厂颗粒都可以说是高品质的代名词。
如果想更好地了解原厂颗粒,并将选购方法应用到实际中,就请随我走上DIY从入门到放弃之路。
原厂颗粒目前只限于内存和SSD这两个产品线,如果其他产品中有相同或相似的宣传,那肯定是骗小白用户钱的,直接视为骗子即可。
在内存和SSD中,负责存储数据的部件就是存储颗粒,也叫闪存颗粒。存储颗粒的大小直接决定了内存/SSD的容量大小,而原厂颗粒指的就是存储颗粒。
那什么是原厂颗粒呢?这要从存储颗粒的制作方式说起。和CPU一样,存储颗粒也是用硅晶圆制作的,不过因为硅晶圆中会有微量的杂质,再加上工艺并不是完美的,使得制作存储颗粒的晶圆会有一些瑕疵。
CPU和存储颗粒都是用硅晶圆做的
在晶圆制作完成后,瑕疵会成为切割好的存储颗粒的一部分,存在瑕疵的颗粒就会有质量问题。
对此,存储晶圆厂商会对颗粒进行测试,将合格的颗粒挑选出来。其中高品质颗粒(Good Die)用于要求更高的手机存储及内存,固态硬盘,普通的颗粒(Ink Die)则用于TF卡,U盘等对存储要求不高的设备。
不管是Good Die还是Ink Die,都是通过存储颗粒的性能测试的,这些颗粒就被称为原厂颗粒。
那么没有经过测试的颗粒呢?晶圆厂商为了弥补一部分成本,会将测试不通过的颗粒留在晶圆上一同出售,一些厂商就会将其购回,进行进一步的测试,一般来说标准会低于原厂颗粒的标准。
因为存储颗粒不合格会有多种原因,所以第三方厂商的测试主要针对性能和容量对颗粒进行区分:容量不达标的,会将损坏的部分予以屏蔽,降低其容量标志后用在内存/SSD上;速度不高的,会将其用在SATA协议的SSD上;严重不合格的,会销售给下一级厂商继续制作产品,直到榨取完所有颗粒的价值。
厂商打磨之后的颗粒
而且,有些厂商为了大幅降低成本,或有部分情况是原厂颗粒供不应求,SSD厂商会回收旧设备上的存储颗粒,打磨后将其伪装成新品进行销售。
此外,还有一种自封片,是晶圆厂商直接销售整片存储晶圆的,但是由于后续封装品牌的测试方法和标准不同,虽然也会有高品质的颗粒,但是对于绝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判别难度极大,所以一般不做考虑。
所以说,一方面原厂颗粒是存储颗粒的品质保障,证明其通过了标准的高性能测试,在读写速度和使用寿命方面都有很好的性能;另一方面原厂颗粒意味着存储颗粒为全新产品,不会有回收的二手颗粒以次充好,用户对其品质可以进一步放心。
体现在消费者这里,就是原厂颗粒的内存/SSD可以使用更长的时间,而低劣颗粒的产品有更高的“中奖率”,存在电脑死机蓝屏,甚至数据全丢的风险。所以说虽然原厂颗粒价格更贵,但是其使用寿命可以淘汰好几个山寨货,所以原厂颗粒产品可能更便宜。
那么如何鉴别原厂颗粒呢?
一个靠谱的方法是看颗粒的标识,常见的原厂颗粒标识为:三星原厂颗粒会在左上角有二维码,右侧有SEC字样;英特尔原厂颗粒会在左侧有一个占据3行的镂空小写字母i;美光原厂颗粒在右侧有一个镂空的大写字母M,两个环绕的弧形拼成一个倾斜的椭圆;东芝原厂颗粒会在第一行有全大写的TOSHIBA字样。
但是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查验颗粒需要拆开SSD,导致保修失效,另外还有无良厂商将存储颗粒表面的标识打磨掉,印上高仿的原厂标识,没有专业知识也会中招。
闪迪原厂颗粒
所以,我们建议大家的重要数据放在确定使用原厂颗粒的品牌产品中,主要包括:三星(只供应三星自家产品,其他地方见到即为二手回收);英特尔;东芝(铠侠、浦科特、希捷);美光(英睿达);闪迪(闪迪,西数);长江存储(致钛)等。
其他大品牌的SSD参考网友的拆解对比颗粒以及性能测试也可以购买,但是要注意产品价格,因为内存/SSD厂商不会倒贴钱,所以产品价格低于颗粒价格的肯定也有猫腻,贪便宜吃亏的往往是自己。
如果预算真的有限,我也不建议购买杂牌SSD,一个好的解决方案是选购CMR的机械硬盘,不仅容量大,而且同样有稳定性保障,正常使用10年8年也不会出问题,用起来也更省心。最后还是那句话,硬盘有价数据无价,即使厂商给你维修或换新,数据丢失带来的损失往往成本更高。